我国今年拟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
本报讯 我国今年拟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涵盖高质量数据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关系到人工智能、数据流通利用、智慧城市等产业行业的发展。数据标准能够有效支撑数据基础制度落地、促进数据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激发全域数字化转型动力、引领数字科技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要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数据领域国家标准制定;加快推动数据治理、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研制,多出标准、快出标准、出好标准。
(王云杉)
农业农村部发布60条春季精品线路
本报讯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近日在安徽绩溪举办2025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动,现场发布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漫步花海”春季休闲观光游、重庆市巴南区多彩田园踏青赏花游等60条春季精品线路,以及家朋乡油菜花梯田、伏热花海等189个精品景点。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顺应城乡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大力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注重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深度发掘,不断丰富业态类型,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向好,农文旅跨界融合更加多元,联农带农作用更加凸显,全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申佳平)
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为100%
本报讯 3月26日,2025年中央部门预算集中向社会公开。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目前,各省均已向社会集中公开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在省以下预算公开方面。财政部于2014年印发《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指导地方推动省以下预决算公开。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均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预算公开机制,每年组织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预算和各部门预算。
(王 震)
陕西城镇化率提前2年实现规划目标
本报讯 “十四五”以来,陕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全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年均提升0.8个百分点,提前2年实现65%的规划目标。突出表现在:县域经济领跑全省经济发展,“一县一策”事项清单落地见效,县域经济大盘持续扩容,5个县(区)率先开展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试点;城乡深度融合,“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持续缩小。“到2030年,陕西城镇化率预计接近70%。我们将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的重点任务落实,释放城镇化蕴藏的内需潜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规划处副处长魏昊说。 (赵帅杰)
重庆江北多举措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重庆市江北区近日举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百千万”联系服务经营主体全覆盖推进会。当地出台系列举措,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未来新兴产业,积极开发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实现民营经济跨越式增长。大会提出,2025年,江北区将携手企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着力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体制机制,协同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作用,强化政策引领,提升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超1050亿元,民营经营主体超14.5万户,“四上”民营企业达850家。 (肖江川)
广西“人工智能+”领域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110亿元
本报讯 今年前两个月,广西招商引资“人工智能+”领域新签约项目22个,投资总额超110亿元人民币。2025年以来,广西相关部门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举办专题推介会,精准对接人工智能龙头企业,推动达成一批投资合作意向。广西有关部门通过产业规划、场景开放、科技赋能等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招商。各地市围绕“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实施靶向招商。2025年,广西将出台《广西优化“人工智能+”产业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支持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设立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人才基金等,在算力购买、租赁厂房、税收优惠、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在桂发展的扶持力度。
(张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