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5年7月11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头版 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纪实 宁夏银川:大数据助力严防“车轮上的腐败” “数智化”转型擦亮柳州工业“老字号”招牌 一方小天地看见甘肃大发展 ——走进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甘肃特色优势产业展区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智化”转型擦亮柳州工业“老字号”招牌

近年来,广西工业重镇柳州持续发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今年1月~5月,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1月~4月,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2%。

走进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挖掘机智慧工厂总装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多台协作机器人进行辅助组装作业,各条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在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工厂,轮胎岛、座椅岛、玻璃岛……一连串“岛屿”错落分布,紧密配合衔接,巨大的机械手不停挥舞,将一辆辆新车送下产线。

这些充满“科幻感”的作业场景,正是广西传统工业重镇发力向新的缩影。

传统工业智慧转型

柳工是广西老牌工业企业,通过持续发力转型升级,这个工业品牌“老字号”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一台台完成组装的电动挖掘机整齐排列,它们是柳工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实力的代表。

柳工装载机5G智能工厂则为柳工的“智造”升级提供了另一个生动注脚。“通过引入高精度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物流系统,工厂实现了生产高度自动化和物料智能立体化流转。”该工厂制造总监姚东旭表示,工厂目前具备年产3.1万台装载机、2000台平地机的能力,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

“作为柳州市工业品牌‘老字号’,柳工积极顺应科技革命。”柳工全球研发中心科创规划院院长陈羽表示,柳工将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重点推进电动化、无人化、数字化和极端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柳工工程机械行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助力产业智能跃迁。

人工智能大放光彩

相较于传统的生产车间一排排、一列列的人工组装,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柳州汽车产业全链路。如今,上汽通用五菱精益智造岛式工厂已将人工智能贯穿于汽车生产的全流程。现场250多台机器人负责运输、组装、检测等工作,日产能达800多辆,平均9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今年初,“深度求索”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推向全球科技界的聚光灯下,上汽通用五菱迅速完成与“深度求索”的深度融合应用,旗下宝骏汽车成为行业首批将AI前沿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的品牌。

在企业发力的同时,政策端也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以来,柳州市专门成立人工智能产业攻坚小组,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加快把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积极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中小企业不断壮大

走进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投产的厂房正在生产ITO靶材。“目前各类电子屏幕都要用到ITO透明导电薄膜,而在2016年以前,这一核心材料完全依赖进口,如今晶联光电不仅实现国产化,同时还瞄准了超大尺寸TFT-LCD靶材技术攻关。”该公司总经理黄誓成说。

黄誓成介绍,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国外国内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等方式进行攻关,用10年时间,在2016年初,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

目前,显示屏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新型的光伏刚好用到ITO板材。“显示屏市场是我们企业的根基,光伏市场是我们的未来,现在是抓住机会实现新突破的好时机。”黄誓成表示,柳州市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制造城,广西晶联将不断开发符合新市场需求和发展的产品,实现产品国产化替代。

像广西晶联这样的中小科技型企业不断融入柳州市实体经济,进一步壮大了柳州市工业。截至目前,柳州市已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372家、自治区级瞪羚企业11家、隐形“独角兽”企业1家。众多企业瞄准高精尖领域齐发力,今年1月~4月,柳州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9.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8.3%。 (庞慧敏 蒋少萱)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版权单位:西部时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备案号:京ICP备20240421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