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时报电子报

2025年3月2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133

西部时报习习春风暖西部 雨润万物发新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当地文旅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西部时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润万物发新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当地文旅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策 划:张海燕 撰 稿:宋海燕 杨朝霞 曾广超 王 砚

3月17日至18日,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贵州、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春雨一般,滋润了云贵大地,当地文旅业界更是备受鼓舞。

贵州文旅业界

稳中求进、善作善成

春日里的黔贵大地,山花烂漫。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贵州文旅业界引发热烈反响,广大文旅行业从业人员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贵州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化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文旅发展始终念兹在兹,自2015年提出“旅游产业化”,到2021年寄语苗绣传承发展,再到2025年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深化文旅体融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锚定航标,贵州文旅体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

守护民族文化瑰宝 让乡村旅游更加兴旺

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习近平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总书记与村民们亲切交流时,对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发展给予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为我们运用民族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吴涛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好用活全省独特生态环境、民族民间文化,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总书记指出,“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古朴气韵,离不开用心保护,时尚气息,得益于活化传承。相隔4年的两次贵州考察,传递着总书记对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深度思考。

“总书记十分关心侗族文化,还肯定了我们蜡染合作社的运营理念,我们的发展劲头更足了。”在黎平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勇妹看来,唯有服务于市场需求,将传统纹样、民族元素融入到衣服、家居布艺制品以及包包、围巾等各种文创产品中,才能让传统手工艺产品既具有时尚风格,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以肇兴侗寨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加大村寨建筑空间和房屋风貌保护,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活动,组建侗族大歌队和侗戏班,将谷雨节、芦笙节、侗年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打造成旅游产品,让更多游客留下来、住下来、玩起来,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在肇兴侗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侗族琵琶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想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她创建的舞乐蝉歌乐团,是今年爆火的电影《哪吒2》的配乐团队之一。她说,未来将持续探索非遗保护传承路径,让非遗活跃在手机里、舞台上、银幕上。

“总书记认真听完我的话,还亲切地勉励我们。”在肇兴侗寨经营民宿的嬴勇秀激动地说,将立足侗寨4A级景区的品牌优势,结合当地特色非遗项目优化产品服务,让游客全方位领略非遗价值,深度体验文化之旅。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丽章说,要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守正创新,悉心呵护民族文化,用好用活非遗、丰富产品业态、打造特色村落等,以旅游促发展、助振兴,加快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筑牢红色文化根基 赋能品质旅游新发展

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习近平强调,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要加强系统性保护。

红色是多彩贵州的鲜明底色。红军长征之时,在贵州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近年来,贵州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不断深化红色资源保护和转化运用提供了有力指引。”吴涛表示,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修旧如旧,紧紧围绕“实施红色遗存保护利用、红色精神研究发掘、红色资源文旅融合、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红色文艺精品创作”五个方面,以技术赋能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高质量保护和利用好红色遗址,不断完善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体制机制,推动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保护利用。同时,将着力打造新场景、开发新业态、构建新模式,让“红色家底”绽放新风采,推动文旅融合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遵义市文化旅游局局长袁云超说,遵义会议纪念馆将在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上不断创新,持续挖掘遵义会议历史经验和精神内涵,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长征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持续在红色文化搜集、研究、展示、延伸上下功夫,利用数字科技赋能,让革命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让历史展现更生动、形式更多样,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深化文旅体融合 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习近平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贵州持续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擦亮‘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品牌指明了方向。”吴涛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紧盯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化“两大提升”“四大行动”,深化“四大文化工程”成果转化。同时,持续推进世界级旅游景区、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推动体旅、桥旅、酒旅、康旅、研学等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旅居产业、冬季旅游和低空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范成荣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以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和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为引领,聚焦景城融合、文旅融合,用好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全力打造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安顺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大明屯堡旅游度假区“三大核心吸引物”,让散落在黔中大地的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等特色景区串珠成链。同时,持续擦亮“21℃的城市”形象IP,深度挖掘屯堡文化历史底蕴,推进屯堡文化活态传承工程,深化“文旅+乡村振兴”“文旅+非遗”“文旅+体育”创新实践,推动安顺文旅事业继续走深走实,努力在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中贡献安顺力量。

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宁说,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好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天眼”两大世界级IP,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发展,策划举办好文体旅融合新“四季篇章”活动,精研“四季产品”、强化“四季营销”、实现“四季联动”,推动黔南旅游从生态观光向深度度假转变。

全面讲好贵州故事 擦亮文旅新品牌

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习近平强调,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2024年,贵州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游客人均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0.4%、13.3%、2.6%,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同比增长81.8%。全省旅游经济全面复苏,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趋优的良好态势。

吴涛表示,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持续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贡献力量。继续办好“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等文体旅活动,鼓励各地策划举办特色鲜明的文旅活动,统筹流量IP推出红色文化之旅、阳明文化研学之旅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歌声去旅行”等主题游线。提升“小车小团”“支支串飞”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研发推出一批地域性、特色性突出,好看、好玩、好用的贵州好物,谋划推出“黄小西”人物化文创和虚拟IP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坚定了我们做大做强‘村超’品牌,带动全县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为榕江的文旅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工作思路和方向。”榕江县村超办公室主任高松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文体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主线,持续深化“村超+”创新实践,奋力把村超打造成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将通过多层次赛事体系、民族文化融合及国际交流合作,建立“群众共创、利益共享、文化共荣”的发展机制,把每个村寨都变成村超大舞台,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其中,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抓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贵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花溪区委书记许俊松介绍,近年来,花溪区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大力实施“文旅活区”战略,突出形态美、生态美、文态美、业态美、活态美“五态合一”,路边音乐会、“四季花溪”主题活动等广受好评,青岩古镇、天河潭、高坡、十字街等火热“出圈”。他表示,当前,花溪区正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推动文旅大区向文旅强区转变。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定了我们做大做强‘村超’品牌,带动全县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黔东南州榕江县委书记徐勃说,将立足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村超”的“超级发动机”作用,体系化、科学化、常态化办好各类赛事,把“村超”流量引入村村寨寨,整合资源抱团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把贵州“村超”打造成为面向全世界讲好中国乡村故事的一张亮丽名片。

云南文旅业界

奋发进取、真抓实干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激励云南文旅业界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好特色民族文化,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发展文旅产业,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发展文旅产业 促进群众增收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习近平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同日下午,习近平考察丽江古城,他激励大家说,丽江有美丽风光,有特色文化,有很高知名度,一定能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20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当时在现场的云南省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工人和月华说:“总书记很关心我们,他祝福我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现在国家政策好,在家门口就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我努力种出更美丽更好的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不会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当时在现场的云南省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技术负责人杨佳表示,我为总书记介绍了我们的切花玫瑰品种,一共有106个品种,其中有28个是我们云南省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总书记对我们的设施农业和科技创新很关心,接下来我们要在品种研发、精细化管理和市场开拓上下功夫,强化联农带农机制,让“美丽产业”成为“幸福产业”。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云南文化和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将多路径促进群众增收,大力推广“村民+基层组织+企业”的旅居发展模式,从体制机制上支持群众共建共享旅居产业,优先开发“家门口”的资源,让村民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最美乡愁旅游带、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发展“茶宴花餐”、乡村民宿等特色旅游服务,助力农民增收;实施“万名文旅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导游、民宿管家、非遗技艺等技能培训,培育乡村旅游经营带头人,全省要坚定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谦说,昆明将加快6条“黄金旅游线路”建设,不断拓展“观鸥”“赏花”“食菌”“避暑”等特色旅游品牌,持续推出农贸市场游、跨境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出具有昆明特色的旅居标杆项目,推进文旅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同时,推动“文化强市”“旅游兴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状态,开创昆明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十分鼓舞人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旻说,德宏将坚持“宣推引流”聚人气、“夯实基础”强业态思路,努力在创新培育消费场景上发力,加快打造德宏文旅特色品牌,全力发展旅居产业,全面提升旅游促“三交”工作,持续擦亮“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金字招牌,努力把德宏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增强了我们抓好文旅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曲靖市罗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政说,下一步,曲靖将依托县域内不同景观特色、文化特点规划建设“花海十三景”,做足“花”文章,进一步提升“花”的影响力,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更绚丽多彩。

保护开发并重 深化文旅融合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丽江古城。习近平要求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

“作为省政府办公厅联系服务文化旅游工作的处室,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的重要指示,全力协助省委、省政府培育‘旅居云南’新品牌、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当好以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参谋助手,让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底色更足、成色更亮。”云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七处干部张有栋说。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是古城的灵魂所在,管理局将以“让世界遗产绽放时代光彩”为目标,持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的融合之道,继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创新建立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努力把丽江古城打造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促进文旅融合的典范。

作为丽江古城民宿发展的亲历者,邂逅丽江人文别院主理人缪立伟深有感触地说,当地的民宿是在保留纳西族建筑风格基础上进行内部设施升级,形成了“外旧内新”的共生模式。“丽江融合多民族文化、吸引全球游客,构建的‘茶马古道+现代文旅’的包容模式,既延续了纳西族的传统智慧,又通过建筑的创新路径,让历史建筑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感文化和旅游工作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使命与责任。”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恩骑说,昭通将在旅游项目建设方面快马加鞭,加快索道建设、景区创建,做好昭通古城与朱提故城的保护开发。同时,持续举办“天赐凉机、昭通避暑”“冬游云南、巧家避寒”等活动,加强宣传推广,建设“旅居昭通”,全力推动昭通文旅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按照‘文化为魂、梯田为核、旅游为体、康养为用’思路,推动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与发展。”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天慧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好哈尼梯田保护利用行动计划,深化实化“六管”“六治”“六补”“六用”的24项具体措施,突出特色优势,坚持品质化、差异化发展,在文化传承保护与合理开发转化利用中探索新业态,打造非遗IP及文化品牌,促进县域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擦亮千年梯田这张金字招牌。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局长于仕海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做好高黎贡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抓实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后,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勤政深感保护发展好三江并流保护区的责任之重大。“近年来,迪庆州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新模式,开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产品,增强游客生态保护意识。”他说,在不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的同时,将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生态友好型旅游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让“三江并流”绽放新光彩。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大家发展文旅产业的信心更强、方向更明、劲头更足。”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旭辉说,下一步,保山将完善产业体系,提升“温泉喷涌·‘浴’在保山”康养旅居品牌影响力,推动全市温泉康养旅居形成“高端引领、中端支撑、整体升级”的发展格局,把保山建成“温泉胜地”“康养福地”“旅居宝地”和知名温泉康养旅居目的地。

助力兴边富民 促进民族团结

3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居民杨泽民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非常激动:“我们唱了一首《纳西幸福万年长》,歌词主要的意思就是在共产党的光辉下,我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牛羊也遍山坡,粮食也堆满仓。在我们总书记的带领下,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云南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工作人员和茂蝶表示,总书记叮嘱,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把木府打造成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去领略丽江的文化之美、民族之美。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文旅工作者深受鼓舞,深感责任之重。”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和丽斌说,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度挖掘特色资源,充分展示民族文化,在保护好古城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让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

“通过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切感受到在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锲而不舍地履行好文旅部门的工作职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江杰说,“近期,西双版纳将举办2025年泼水节,我们将把泼水节打造成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的载体、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催化剂,让各族群众在旅游来往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办成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盛会。”

“我们将深入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木府为文化坐标,持续挖掘徐霞客的历史文化,讲好民族大团结故事,打造木府品牌,创新木府在文旅融合中的发展业态。”丽江市古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国璋说,未来,全区将致力打造“一乡一品”的传统民族文化品牌,深度挖掘和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传承热美磋等文化精品,全方位地对纳西族东巴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弘扬。

古老的东巴文是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至今仍以1400多个单字记录着纳西族千年文明密码。木府讲解员和茂蝶每天要讲述3场纳西族与中原文化交融的故事。和茂蝶说:“在兴边富民、促进民族团结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工作的意义愈发深远。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这些珍贵的文化信息生动地传递给每一位游客,讲好丽江文旅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丽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在线订报
| 在线投稿 | 手机版
主办单位:西部时报报社 版权所有:西部时报
京ICP备:2023038082号